生活中,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觉:明明自己的目标已经达成,或者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,但是,自己却一直开心不起来。
这是为什么呢?
理由很简单,因为不论你在什么时候,都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成绩,与他人作比较。
简言之,就是我们心中的“慕强”心里在作祟。
所以,当你对一件事情有所期待时,一定不要期待很快达成,而是要学会等待。
因为,越容易得到的东西,越不容易被珍惜。
1、“心想事成”的背后,是思维的局限大学毕业后,朋友进了一家工厂上班。
那时,一直都流传着一种“毕业即失业”的说法,因此,朋友的工作虽然累了点,但是工资还算不错。
在工厂旁边,是一个小楼盘,每次他骑着自行车载着女朋友经过时,就会对女朋友说:“以后我有钱了,一定要住在这里。”
后来,再提起这件事,他告诉我说,幸好自己当时没“心想事成”,把房子买在这里。
因为,如果买了,自己可能永远都脱离不了在工厂工作的命运。
所以,有时,你的处境,未必就是一种磨难,也许是生活给予你的馈赠。
很多人工作的终极目标就是,赚很多钱,过上优渥的生活。
可是,当你赚完钱后,不过就是“富而不贵”,也是一种悲哀。
很多建立在快乐层面的努力,是转瞬即逝的。
能够在达成期待值后,真正带给我们成就感的,应该是需要长期去努力达到的精神财富。
在心理学上,有一个马斯洛需求。
指的是把人的需求分成五个等级:生理需求、安全需求、爱与归属的需求、被人尊重的需求,自我实现的需求。
由低到高,不少人都停留在从一到三的需求,少有人达到后面的两个需求。
而实际上,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,才是我们最稀缺的。
因为,当你许下一个心想事成的愿望时,在多数时候,你能想到的是一个局限的愿望。
或许是买一辆车,或许是希望自己通过考试,这都只是满足你当下期待的需求,而这,可能就会约束你的整个人生。
你要知道,不能够使你感到知足和快乐的努力,都是在消耗你。
就拿提升学历这件事来说。
随着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,不少人都想依靠提升学历,来让自己升职加薪。
但是,你有没有想过:在你付出时间成本的过程中,会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。
比如,你能不能成功?你是否有强大的心理来承受工作与备考的双重压力?
评论列表 (0条)